
(1)拆除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脚手架下方继续组织施工。地面监护人员必须履行职责;
(2)仔细检查吊运机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运机械不允许搭设在脚手架上,应另立设置;
(3)如遇强风、雨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夜间实施拆除作业,应具备良好的照明设备;
(4)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严格按高处作业规定执行和遵守安全纪律;
(5)建筑立体内所有窗户必须关闭锁好,不允许向外开启或向外伸挑物件;
(6)拆除人员进入岗位以后,行检查,加固松动部位,清除步层内留的材料、物件及垃圾块。所有清理物应安全输送至地面,严禁高处抛掷;
(7)按搭设的反程序进行拆除,即安全网—竖挡笆—垫铺笆—防护栏杆—搁栅—斜拉杆—连墙杆—大横杆—小横杆—立、杆;
(8)不允许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二步同时拆除(踏步式)。工程结构检测认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9)、所有连墙杆、斜拉杆、隔排措施、登高措施必须随脚手架步层拆除同步进行下降。不准先行拆除;
(10)所有扦件与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允许杆件上附着扣件输送地面,或两杆同时拆下输送地面;
(11)所有垫铺笆拆除,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防止自里向外翻起后,笆面垃圾物件直接从高处坠落伤人;
(12)脚手架内必须使用电焊气割工艺时,应严格按照特殊工种的要求和消防规定执行。增派专职人员,配备料斗(桶),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严禁无证动用焊割工具;
(13)当日完工后,应仔细检查岗位周围情况,如发现留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修复或继续完成至一个程序、一个部位的结束,方可撤离岗位;
(14)输送至地面的所有杆件、扣件等物件,应按类堆放整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建筑企业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严格落工程质量检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的措施之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消防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脚手架检查、验收应根据技术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在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停用超过一个月后,均要组织检查与验收;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杆件的设置和连施工质量检测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根据电业局的要求,防护设施的搭设方案法如下:
1、防护架距离高压线不小于4m,高压线以下采用钢管双排脚手架,高压线以上需用毛竹搭设。高度超过上部高压线不小于4m。防护架应牢固稳定具有抗风能力。
2、脚手架步距立杆横距1.8m,纵距1.8m,横杆步1.8m,钢管脚手架顶端不能超过低的高压线。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并且要在南边设置2-3根落地抛撑。抛撑必须与地面牢固连接。
3、钢管脚手架搭设至高压线下部时,改用毛竹搭设。防护架搭设布置见图。
4、防护架顶部须白天挂彩旗,夜间挂红灯。